专访辻井博彦(下):为何重离子对肿瘤的杀伤力是质子2-3倍
近期,辻井博彦院士在东京的重离子咨询诊所内在接受XKmed与重离子质子微信的专访,系统的介绍了世界重离子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与质子相比的优势,以及日本重离子为何能够独步全球的原因。
以下是对话原文:
重离子质子:您可以说是全世界将重离子线应用到医疗领域的重要人物,如何开始从事重离子工作的?
辻井博彦:我在美国从事励磁电导大概3年半的时间,通过这个结缘。是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π介子治疗时,实际上接触到粒子线治疗,那是1978的事儿。
我真正从事粒子线治疗是在那之后,当时依靠在美国的经验,我在筑波大学开始进行质子治疗,那是在1988年。我在筑波大学从事质子治疗大概6年多,治疗了1000人左右。
因为有这些经历,所以当放医研建好重离子时,让我无论如何都要去负责临床治疗,于是1994年我就去了放医研工作。
对我来说,从最开始的X射线治疗、π介子治疗,到质子治疗,再到重离子治疗,一步一步走来,所以面对比质子效果更好的重离子时,我就想无论如何我都要看看它的效果,而且我特别想尝试一下那个叫做“HIMAC”的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我想无论如何我都要掌握它,抱着这个想法我来到放医研,一直工作到现在。
重离子质子:您到放医研时,HIMAC已经建好了吗?
辻井博彦:是我去筑波大学时,HIMAC计划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当时让我作为顾问负责外部的工作,所以对于(HIMAC)马上就要开始进行治疗这个消息,即使我人在外面也还是非常清楚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一直都在关注着。不过,当时确实没想到自己会亲身从事这个工作。
重离子质子:您是直接采用碳粒子线吗?还是试过很多粒子线,比较之后才确定使用碳粒子线的?
辻井博彦:我想先讲一下碳粒子线的特点。
首先,和一般的放射线相比,碳粒子线最大的优势就是线量的集中性非常好,进入人体后,在一个特定的深度能够释放出最大的剂量,也就是“布拉格峰”,碳粒子线有这个特性。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周边组织所受到的剂量变得非常低,副作用也变得很小。
另一个重离子的最显著的特性就是,剂量最高峰位置的生物学效应非常高。虽然从剂量分布图来看,和质子相比是差不多的,但是重离子具有更加尖锐的特性,因此在尖锐的峰值位置的生物学效应,就是杀死细胞的能力,要比质子和X射线强2~3倍。
正是因为有这种特性,所以对于那些一直以来不适合X线和质子线等放射线治疗的疾病,也能够有所期待了。那么,面对各种疾病,如何去进行验证,是我们一直所肩负的课题。也是我们从1994年开始,一直追求的一个结果。
重离子质子:我们知道重离子有很多种,最初是通过什么研究确定使用碳离子呢?
辻井博彦:就布拉格峰位置的生物学效应来说,碳离子是最具魅力的。说到生物学效应,当然了像质子、氦、铍、碳离子线、氩、氖之类的离子有很多种。当时,如果增大布拉格峰位置的生物学效应的话,无论如何前方平缓位置的生物学效应都会随之增大。所以,我们用布拉格峰位置的生物学效应和平缓位置的生物学效应做减法,发现碳离子线的值最高。也就是说,一旦比碳离子重的话,虽然布拉格峰的生物学效应增大了,但是前面平缓位置的生物学效应同样会增加,而且两者相减的话反而不如之前。所以,就碳离子来说,不仅布拉格峰的生物学效应大,而且前面平缓位置的生物学效应也相对较低,是最佳比例的离子。这就是选择碳离子的最大理由。
重离子质子:为什么重离子始于美国,而最终在日本得到发展呢?
辻井博彦:对这个问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看法。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是开展重离子治疗的先驱,但是当时关于线质,也就是使用哪种离子还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是一个原因。当时主要使用的是氖,还有氦。氦的话,基本上是和质子非常相近的离子,而氖离子在布拉格峰的生物学效应虽然确实大于碳离子,但是前方平缓位置的生物学效应也很大,两者相减的话反而不如碳离子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结合临床数据。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作为国家来说,对于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如果没有一个长期、持久进行下去的态势的话,就很难取得成效,仅仅是停留在初级阶段的成果上而已。
第三个原因就是设备本身的老旧化,导致项目不得不终止。我认为主要就是这三个原因。
我们这边是从1994年开始的,怎么说呢,重离子质子竟是作为国家的项目来开展的,所以在资金上的援助亦或是持久性上面,相比之下要强很多了。
重离子质子:重离子在世界上的发展历程?
辻井博彦:布拉格峰就是离子线具有在体内一定深度上释放出高剂量的特性,这种特性在1903年被一名叫做布拉格的医生所发现,他是一位英国的物理学家,他发现了这个所谓的“布拉格曲线”。
那么,想要使用离子线,就需要用到加速器,1930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这个也可以称为“带电粒子线”或者“离子线”。于是我们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到这些(离子线)了。
然后,想要将其用于癌症治疗,是在1946年由威尔逊提出的,他是一名美国的物理学家。由威尔逊提出来,然后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临床试验。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就是1973年发明了CT。因为有了CT,我们第一次能够计算体内的剂量,计算剂量分布,从而真正地将癌症治疗变成了可能。
广义上来说,重离子治疗在世界范围内发的发展,大概有40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发展起来的使用碳离子线的重离子治疗,是放医研首创的,到今天有20年历史了。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建设费用太高。现在,随着最新型的小型化设备开发出来,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临床数据也得到了积累。
今后,我们想真正的推广到全世界。
目前,日本国内的重离子医院数量在全世界是最多了,今后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像中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地推广重离子治疗,是我们最大的梦想和目标。
重离子质子:现在使用笔形束扫描,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辻井博彦:使用笔形束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与传统的照射方式相比,顺利的话,能够把与肿瘤相连的周边正常组织所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也就是说,采用传统的照射方式时,需要将布拉格峰的宽度进行调整,与肿瘤上尺寸最大的那部分相吻合,这样一来,那些比较小的部分也会被同样宽度的射线照射,周围相邻的正常组织上的剂量就会增大一部分,这是传统方式。
如果使用笔形束技术的话,就可以完全按照肿瘤的形状进行照射,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治疗。还有一点,就是准备周期大幅缩短了。就是说,传统方式中的适形、准直仪,还有制作一个将束流形状与肿瘤相吻合的模具,用笔形束的话这些都不需要了。所以,具有大幅缩减准备周期和维护费用的优点。
但是,笔形束的缺点是,因为笔形束采用的是“连笔字”式的治疗方式,所以如果脏器不停移动的话,目前还无法做到完全把握,对于这方面正在进行研究,基本上已经差不多完成了,计划明年开始治疗。
重离子质子:迄今为止,在日本国内从第一台HIMAC开始,到兵库的重离子中心,再到群马、佐贺,最后到现在的神奈川,技术上有哪些进步?
辻井博彦: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就设备本身来讲,兵库是第二家,可以说还处在重离子的延续期。兵库当时的想法是要建设一个和“HIMAC”差不多的机构,所以当时就没太考虑规模的问题。
群马的话,就好比“HIMAC”是它的爸爸或是爷爷那种感觉。从群马开始,就真的是小型化了,而且造价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开发这样一个普通的医院也能够使用的设备就是从群马开始的。
接下来,想要把性能再提升一点儿,把扫描技术再完善一些,于是诞生了九州佐贺的“SAGA HIMAT”。再进一步,为了把放医研新治疗楼里正在研究的扫面技术得以应用,就建设了神奈川的“i-ROCK”。所以说,每一次设备的更新,都是新技术得以实现的表现。
重离子质子:那这次神奈川建设的重离子中心带旋转机架吗?
辻井博彦:旋转机架的话,现在还有没考虑。现在,放医研还在研发旋转机架。所以,目前来看,要将其配置到医院里面的话,我认为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重离子质子:重离子的RBE是如何变化的?
辻井博彦:重离子的RBE会随着深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深度上面杀灭细胞的能力是不同的。然而,它和质子是不同的,重离子最好的地方就是RBE虽然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但是会变得更大。
生物学效应或者说杀灭细胞的能力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只是这种增大的方式,必须要事先确认好。通过细胞试验,或者进行不同深度的小白鼠的皮肤反应试验,通过这些方式来确认每一个深度上面的强度。然后,我们把这些数据仔细地输入到计算机里面,在进行计算时,会将生物学效应考虑在内来做出剂量分布图。
重离子质子:重离子的这个特性在治疗上还有哪些优势?
辻井博彦:对于不同部位,或者不同深度、尺寸的照射对象,重离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管是肝脏还是肺部,不管对方如何,都能够同样进行治疗。也就是说,基本上不会受到照射对象对于放射线敏感度的影响。
如果是腺癌的话,不管是肺癌还是肝癌,几乎是用相同的剂量照射,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从治疗方面来看,这是个优势。只不过,根据深度和照射对象尺寸的不同,生物学效应会略微有些不同,必须要对其进行调整。
重离子质子:您谈一下对于重离子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将来的展望。
辻井博彦:从治疗技术层面来讲,首先是设备小型化了,其次,以前治疗时需要让患者左右摆动,现在研发了旋转机架,便捷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从这个发展历程来看,未来的一个非常艰巨的目标就是要研发更加小型化、造价更低的设备,可以说这些技术还处在研发阶段。
从治疗方法本身来讲,并不是只用重离子,虽然重离子可以大大缩短治疗时间,但是因为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会发生转移等诸多问题。所以,对于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要借助于其他的治疗手段,研究出一套完整的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治疗方案。
因为重离子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它可以很容易的与其他的治疗手段联合进行,所以我认为比起使用其他的治疗方式来说,反而是改良出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更容易一些,这也是我坚持要去做的事情。
关于辻井博彦(Tsujii hirohiko):世界重离子肿瘤治疗第一人。1990年担任筑波大学临床医学系教授,并实施首例质子束治疗深部肿瘤;1994年担任NIRS重离子医科学中心医院院长,成功实施世界首例重离子肿瘤治疗。2006年就任国际粒子束治疗研究组(PTCOG)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