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俞继卫 姜波健 陈宏
 
    【摘要】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男性乳腺癌病例的临床特点、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及激素受体阳性情况等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腋淋巴结转移组的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2.73%、30%及0,显着低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的100%、70%及40%。T1、T2、T3及T4各组的长期生存率比较提示肿瘤的增大会导致预后变差。临床病理分期超过Ⅲ期和激素受体阴性者预后较差。结论 MBC的预后与肿瘤大小、临床病理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阳性与否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男性 乳腺 肿瘤 生物学特征 预后
 
    男性乳腺癌(MBC)在临床上比较罕见,约占乳腺癌的0.8%。而约占男性癌症的1%[1,2]。MBC肿瘤生物学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适宜的治疗原则选择和预后的判断。现总结分析我们两所医院自1980年3月~2000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27例MBC临床病理资料‘进而探讨影响MBC预后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所医院普外科获得随访的MBC病例27例,均经手术治疗或细针穿刺病理证实。中位年龄63.2岁(39~85岁)。本组MBC病例中25例(92.59%)仅为乳晕下无痛性肿块。触诊发现肿块质硬不平,边界欠清。此外部分病例还具有乳头变形凹陷,乳头溢液,乳头溃烂,局部疼痛。以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乳腺钼靶X线检查,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及手术活检结果,其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其中1例因低热和腰痛,经腰椎正侧位片,核磁共振检查证实已有骨转移。 1例进展期患者因肿瘤直径为11cm,合并有腋窝淋巴结、皮肤及骨转移而接受放疗和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外,余26例病人均首选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6例行乳腺癌根治切除术,1例行扩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单纯放疗10例,辅助化疗3例,放疗加化疗13例。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阳性病例15例,均接受了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
 
    1.2 随访 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27例病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5年。其中诊治满5年和10年的病例分别为26例和17例。生存率计算采用直接法。
 
    2 结果
 
    本组27例病例占我们两所医院普通外科同期收治乳腺癌的0.85%。而≥55岁的病例20例,占74.07%。其中左乳癌16例,右乳癌11例,左乳癌和右乳癌比为1.45:1。自有临床症状到诊治的平均时间约为8个月(从1周~2年)。其中1例合并有远处骨转移。此外,2例病例(2/26)有乳腺癌家族史,2例病人有肝硬化病史,1例有隐睾病史。
 
    2.1 肿瘤生物学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有:乳腺肿块26例(96.30%),腋下肿块6例(22.22%),局部疼痛4例(14.81%),乳头回缩6例(22.22%),乳头溢液3例(11.11%),乳头溃烂2例(7.41%),皮肤转移1例(3.70%)及骨转移1例(3.70%)。肿瘤平均直径为2.63 ± 0.25 cm。27例病人中的24例为浸润性癌,3例为非浸润性癌。24例浸润性癌中,浸润性导管癌为23例,属浸润性非特殊癌。1例为乳头状癌,属浸润性特殊癌。3例非浸润性癌为导管内癌。雌激素受体(ER)阳性者为20例(74.07%),孕激素受体(PR)阳性者为17例(62.96%),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同时阳性的15例(55.55%)。
 
    病理分级:Ⅲ级8例,Ⅱ级14例,Ⅰ级5例。同侧腋淋巴结阳性11例,阴性10例,未知6例。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15例,Ⅲ期6例及Ⅳ期1例。分子学标记C-erb-2阳性4例,P-53阳性5例,bcl-2阳性6例。
 
    2.2 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阳性与否以及临床病理分期与3年、5年及10年的中长期生存率关系见表1。
 
    3 讨论
 
    男性乳腺癌比较罕见,有地区差异,约占乳腺癌病例的1%.本组报道MBC27例,占同期全部乳腺癌0.85%。MBC的风险因素为雌激素和雄性激素之间的平衡失调,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疾病,有放射暴露史及可能导致高雌激素水平的肥胖和肝硬化等有关。本组病例中有2例有乳腺癌家族史,2例有肝硬化病史,1例有隐睾病史。
 
    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多在60~69岁。发病中位年龄比女性乳腺癌将近高10年[4]。这可能与MBC发病率低导致公众认识缺乏而容易延误诊治。其实MBC 病例因乳腺组织少’而多有容易触及的无痛性乳晕区实质性肿块,另常有乳头凹陷,乳头溃烂,乳头溢液,乳头溢血等乳头异常表现。其乳头异常表现的发生率将近 40%~50%[1]。本组病例乳头异常表现为40.74%。而且MBC多数肿瘤都位于中央区域。肿块左侧较右侧多见,比率约在1.07∶1。本组资料显示了基本相同的结果。约90%的MBC为浸润性癌,10%为非浸润性癌。在浸润性癌中最常见的是浸润性导管癌,约占所有病理类型的80%。小叶癌则非常罕见。其他如髓样癌、粘液癌、炎性乳癌及Paget病都有报道。本组资料显示浸润性导管癌23例,占全部病例的85.19%。与文献资料相一致。MBC激素受体阳性率高, ER受体阳性率为81%,PR受体阳性率为74%[5]。本组病例ER阳性率为74.07%,PR阳性率为62.96%。
 
    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以及激素受体阳性与否被认为是影响MBC预后因素。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Guinee等[6]报道,335例男性乳腺癌病人经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病例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84%,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仅分别为 65%和29%。本组无淋巴结转移病例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0%和40%,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病例的30%和0。
 
    MBC 的ER阳性率高,故宜予以内分泌辅助治疗。三苯氧胺已作为一线治疗逐步替代睾丸切除术。Ribeiro等[7]报道39例Ⅱ期和Ⅲ期MBC病例,接受激素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1%和44%‘比未接受激素治疗组预后明显改善。因此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宜予以三苯氧胺治疗2~5年以便改善预后。对于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激素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添加激素治疗是可逆的,而且比传统睾丸切除术能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组显示了MBC的较高的ER和PR阳性率。对ER和PR阳性病例均予以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以改善预后。
 
    男性乳腺癌多为老年患者,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无痛质硬肿块。预后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腋淋巴结转移与否及激素受体阳性与否有关。
 
    来自中华肿瘤杂志第12卷第18
上一篇:乳腺癌ER,PR,c
下一篇: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19例临床分析